orczhou

  • 格式化输出SQL

    ·

    工作中,经常需要在web页面中把SQL(MySQL)展示给开发人员,如果SQL不格式话,例如:

    sqlsample_1

    上面的SQL,咋一眼,很难看出SQL的目的是什么。而格式化的输出可以让SQL更易读懂,如:

    screenshot-sqlparser

    上周末做了一个简单的PHP SQL Format工具,可以实现上述功能,这里简单的介绍如何使用PHP SQL Format(也可以参考这里)。

    1. 下载相关文件并解压到你的WEB目录

    有如下文件:

    将这些文件都放入web目录下的sqlparserlib目录下。

    2. 编写如下PHP/HTML代码
    <link rel="stylesheet" type="text/css" href="sqlparserlib/sqlsyntax.css" /> <?php define('PARSER_LIB_ROOT', "/opt/www/sqlparserlib/"); require_once PARSER_LIB_ROOT.'sqlparser.lib.php'; function SQLFormatPHP($sql){ return PMA_SQP_formatHtml(PMA_SQP_parse($sql)); } $sql = "SELECT FROM (select from dual)"; echo SQLFormatPHP($sql); ?>

    只要把上面php代码中的$sql改成你的输入SQL就OK了。

    3. 需要注意的问题

    * 上面的代码中,路径一定要注意,在你的代码中也必须引用正确的路径

    * 上面的sqlsyntax.css定义了很多CSS,注意不要与你的CSS冲突了

    * 上面require_once很多函数,注意不要与你的函数冲突了

    4. 实现说明

    这里使用的代码包sqlparser.lib.php来自phpMyAdmin,稍微做了一些改动,让这块代码能够独立使用。

    看了Stackoverflow上很多朋友也有类似问题,所以就花了几个小时的尝试,把phpMyAdmin里面SQL Parser相关的代码独立出来,lib中有很多的代码都应该是无用的,我并没有做精简,所以你最求效率的话,可能需要自己再优化一下。

  • 每次深入了解一个技术问题,随着挖据的深入,都发现其背后总非常深的背景知识,甚至需要深入到很多底层系统,这个过程有时会让自己迷失,会让自己忘了当初的目的。

    前篇中介绍系统启动时内存的使用情况,本篇将介绍简要Linux如何接管主机的物理内存、组织内存,最后会较为详细的介绍Linux分配内存的一段代码。

    前面说了,Linux MM系统细节非常多,自己在探究的时候,也是尝试尽量抓住主线,这里也只能抽取了一些“主线剧情”介绍,其中还可以扩展出很多细节,看客感兴趣可以自己深究,后续如果兴趣还在,我也还会继续写出来。内核版本如果没有特别说明,就是使用2.6.33版本。

    1. 物理内存组织

    先声明一下,这里说的Linux都是运行Intel X86架构的。从80386开始,为了更好支持内存管理、虚拟内存技术,x86架构开始支持处理器的分页模式(分页是基于分段)。系统将内存分为一个个固定大小的块,称作“page frames”,x86架构每一个“page frames”大小为4096字节。Linux中使用struct page结构来描述一个“page frames”【链接中给出了2.6.18内核下的Page结构】,一个Page结构对应了一个物理内存页。

    在Linux中,所有的struct page对象都放在一个数组mem_map,mem_map每一个元素对应一个Page。

    2. NUMA下的内存结构

    在NUMA架构下,系统根据CPU的物理颗数,将内存分成对应的Node。例如,两颗物理CPU,16GB内存的硬件:系统则将内存分成两个8GB,分别分配给两颗CPU:

    my111.cm3:/root>#numactl –hardware
    available: 2 nodes (0-1)
    node 0 size: 8065 MB
    node 1 size: 8080 MB

    每一个Node,系统又将其分为多个Zone,64位x86架构下(参考:8.1.5),分为两个ZONE_DMA(低16MB,)、ZONE_NORMAL(其余内存)。所以NUMA架构下的内存分配,也就是在各个zone分配内存。

    3. 内存分配函数栈

    从底层系统的角度,内存分配有如下函数(这里介绍的底层函数,和上层函数的关系,以后再介绍):

    这里来调查一下函数alloc_pages都做了些什么,都调用了哪些函数:

    free_area是一个底层保存空闲内存页的数组,有着特殊的结构,它也是内存分配Buddy system的核心变量。

    4. get_page_from_freelist和zone_reclaim_mode

    上面函数get_page_from_freelist【mm/page_alloc.c】通过遍历系统中各个zone,来寻找可用内存,根据Linux系统中zone_reclaim_mode的设置不同,遍历时的行为略有不同。zone_reclaim_mode是Linux中的一个可配置参数,为了解该参数如何影响内存分配,那就打开get_page_from_freelist的代码,仔细看看遍历各个zone的流程:

    上面看到,zone_reclaim_mode非零时,如果某个zone内存不够,则会尝试出发一次内存回收工作(zone_reclaim),等于零时,则直接尝试写一个zone。

    上面是2.6.33内核的代码流程图,2.6.18(RHEL5.4的内核)中则因为没有zcl相对简单一些:

    流程图中可以看到,zone_reclaim_mode非零时,get_page_from_freelist【mm/page_alloc.c】函数中会调用zone_watermark_ok扫描free_area,如果当面有没有足够的可用内存,就会调用zone_reclaim【mm/vmscan.c】函数回收内存,zone_reclaim实际调用zone_reclaim【mm/vmscan.】收回内存。

    最后

    每次深入了解一个技术问题,随着挖据的深入,都发现其背后总非常深的背景知识,甚至需要深入到很多底层系统,这个过程有时会让自己迷失,会让自己忘了当初的目的。如果是Linux方面的技术问题,一般最后会收缩到“体系结构”、“Linux原理”和“算法”,这恰恰对应了计算机系考研时候的三门课程:体系结构、操作系统、和数据结构

    参考:

    Managing physical memory

    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, 3rd Edition

    广告时间:工作机会–MySQL Hacker

  • 随着要维护的服务器增多,遇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会增多,要想彻底解决这些“小”问题往往需要更深的Linux方面的知识。越专业、分工越细的工程师,在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。这次,对MySQL Swap的问题的探索过程,就一不小心掉进了Linux Memory Managemant(Linux MM)的研究中去了,爬了很久才出来,这里做一个系列笔记。

    笔记中很多内容都是参考《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, 3rd Edition》、Linux Source Code等地方,自己再做了一些总结,觉得有意义的总结这里记录一下,供参考。

    1. 写在前面

    Linux MM是一个比较猥琐的体系,虽然理论不太多,但是细节非常多。要从底层物理内存管理到上层虚拟内存管理整个关节打通,一方面需要较多底层架构知识、还需要很深的Linux知识。既然是学习笔记,先说一下我的学习资料:

    1. Linux Memory Management David A Rusling 这本书很老了,当时的Kernel还是2.0.33版本的;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抽象得很到位,把Linux_MM的基本模块、思想都通俗易懂的介绍了一遍。这也是kernel-docs.txt中推荐的读物之一;

    2. 《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, 3rd Edition》中的第二、八、十七章 这是基于2.6内核,非常有参考价值,介绍得非常细致,可以结合内核的源代码一起来看。

    3. Linux Source Code 只看了几个自己关心的函数,没那么难:)

    我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,体系结构的基础比较差,所以刚开始入门的时间相对较长,前后大概历时一个月,实际伏案时间约50小时,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

    2. 基本框架

    上面是一幅简图,后面会分别介绍,Kernel如何使用内存、Kernel如何管理分配内存、用户空间的内存管理。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则会单独介绍,例如大页内存,内存回收算等等。

    2. Linux启动与内存管理

    开机的第一个过程是BIOS自检,BIOS使用0x00000000到0x10000(1MB)内存,这1MB内存包括了自检程序、自检结果、还留一部分给显示设备使用;自检完成后,开始载入Linux内核,Linux从1MB开始使用物理内存,一般5MB就足够了,在内核的符号信息中可以看到,Linux内核从_text开始,_edata处结束

    $more /boot/System.map-2.6.9-55.ELsmp|grep “\ _text$\|_etext$\| _edata$\| _end$”
    ffffffff80100000 A _text
    ffffffff80310399 A _etext
    ffffffff80456aa8 A _edata

    简图:

    这里不涉及x86架构下的分页、分段细节,后面会单独介绍之。

    这一篇很简单,是一个开始:)

    【update 2011-03-29】

    64位系统中,Linux(2.6.18)从2MB开始使用物理内存。(32位系统,仍然是从1MB开始)

    file: ./arch/x86_64/defconfig
    CONFIG_PHYSICAL_START=0x200000
    //This gives the physical address where the kernel is loaded.

    参考文献:

    [1]. http://cateee.net/lkddb/web-lkddb/PHYSICAL_START.html

    广告时间:工作机会–MySQL Hacker

  • Linux Top命令学习

    ·

    也忘了第一次用Top观察Linux运行状态是什么时候了,不过最近吧Top的文档收获不少。

    1. 有用的命令top-z-x
    z    :打开/关闭彩色显示
    x    :高亮显示排序列
    

    在使用top命令后,“先按z键,再按x键”,这时屏幕会彩色显示输出,白色显示的列是当前排序的列;偶尔还会有一些白色显示行,这些行是当前正在运行进程。使用该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排序列。例如,我想按照cpu使用排序来查看进程:

    top-z-x

    使用了top-z-x命令后是不是看得清晰了一些:)

    2. 有用的命令top-1
    1    :SMP的系统,会单独显示各个CPU的运行状态
    

    top-1

    3. 选择排序列top-z-x-<
    <    :改变排序列
    >    :改变排序列
    

    top-z-x-< 试试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:) 。例如,默认是按照cpu使用率排序的,现在我想看看安装使用的虚拟内存排序看看,使用命令top-z-x-<-<-<-<-< :

    top-z-x-lt

    4. 其他技巧
    W    :把当前配置文件到home目录下.toprc配置文件中
    F or O :支持更强的选择排序列的方式
    
    -b   :参数可以帮你在脚本中使用top命令
    -n   :配合-b使用,表示重新刷新一定次数后退出
    -d   :刷新延时时间。例如-d 5 表示top每隔5秒刷新一次。(默认是3秒)
    

    就这些吧,更多请查看top-h或者RTFM

    最后,各位看官,工作之余别忘了多多运动,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了:)

  • ·

    DBA是一个高危职业,因为接触的是最底层数据,一个很小很小的失误,足以放大到让整个系统崩溃。从来公司DBA系统组的第一天起,看过很多同事犯错,有犯大错,有犯小错的,有把公司网站搞挂的,也有只影响内部系统的。每次这种时候,我总对自己说,有一天我也是会犯错的,这会一天是哪一天呢?

    同事们都很小心,每次操作如履薄冰,每次变更反复检查,虽偶有懈怠,彼此也通过各种方式会相互提醒。这样我们能够避免多数错误,能够借此追求系统的稳定,追求我们的目标。

    人会犯错,偶尔的懈怠也终究有一天会演变成一次致命的故障。我总对自己说,有一天我也是会犯错的,这会一天是哪一天呢?今天有答案了。

    我想对自己说一句:对不起。

  • 也说快速关闭MySQL/InnoDB

    ·

    如果用的引擎是InnoDB,每次敲下mysqladmin -uroot -p shutdown关闭数据库的时候,总是很难预测这个命令会执行多久,实际经验表明,短则五秒,长则三十分钟一小时都有可能。也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。

    1. 为什么InnoDB关闭会慢?

    事实上,并不是每次关闭InnoDB都很慢的。Why?InnoDB较之MyISAM,一个重要特性是InnoDB会在内存中开辟一个Buffer Pool来存储最近访问的数据块/索引块,使得下次再次访问这个块时速度能够很快。当InnoDB对需要修改数据块的时候,会先记录修改日志,然后直接对Buffer_Pool中的数据块的操作。记录日志是顺序写,对数据块的操作是内存操作,这让InnoDB在很多场景下有这很好的速度优势。 (more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