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go

  • 信息、分析与情绪

    ·

    在信息技术中,算法和数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算法代表了解决一个问题的”逻辑”,而数据则是这个问题的输入。有了问题的输入,再加上算法,就可以解决一个问题了。例如,我们有快速排序算法,然后再给一组数据,那么就可以完成一次排序任务了。在AIGC时代,数据的角色发生了变化,数据变成了“算法”的一部分,程序会将标注的数据用于训练,再向用户提供一个更加”复合”,并不断改进的程序,当用户再次输入时,”算法”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、反馈给出不同的结果。

    在人类日常生活的视角,”信息”就是数据,而每个人的大脑中的思维则可以理解为”算法”。一般的,我们在做一个简单的决策的时候,通常会考虑不同选项之间的优点和缺点,然后最终根据自己的权衡进行决策。更多的信息、更及时的信息,则可以让你在决策中获得更大的优势。

    例如,明天是周末,到底是去看电影、还是去外出露营,又或者是加班。这时候,我通常会看看电影的豆瓣评分,如果评分很高或者电影类型我非常喜欢,那么我就会考虑去看电影,这里豆瓣所提供的电影的评分就是一种非常关键的”信息”。我也会看看天气,如果天气非常好,气温也很合适,再加上或者这周末杜鹃花都开了,那可能会改变主意,去爬山或者露营;这里,天气情况或者说杜鹃花的花期,也是数据,有了这些数据,我就可能做出不同的决策。再比如,我突然听说,老板这周末要去公司加班 ,而我又亟需去老板面前做一些形式化的表现,比如近期恰好是升职加薪的关键时期,我则可能会选择去公司加班,装装样子。这里老板周末要去公司,也是一种”信息”。

    当然,这只是一个例子,通常我不会这么肤浅…

    可以看到,生活中,多数时候无需用到复杂的处理逻辑,所以,很多时候”信息”的作用就会更大。

    信息的获取,有的容易,有的困难。而这些困难,有时候是信息本身隐藏的比较深,需要做一些”挖掘”,或者做一些探索才能够获取。这是比较常见的,例如,你想知道MySQL和PostgreSQL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度,你可能需要去看百度指数、Google Trend或者DB-Engine等数据,这些信息有的获取较为容易,有的获取略微困难。

    但一直以来,我都忽略了一种更为糟糕的情况,就是人为的信息屏蔽,并通过此,在竞争中取获取优势,例如在商业竞争中;例如,支付宝/微信因为有更多的交易数据,所以相比于其他的金融平台,可以更为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信用和资金情况,从而给出更加准确的借贷风险评估,也就是有更丰富、准确的征信数据,从而给出更高效的贷款策略。再比如,在一次投标中,A、B是两个竞争厂商,这时A、B两个厂商的弱点或者优点,都是关键的”信息”。如果A对于B的弱点了如指掌,那么A则会在客户侧,放大B的弱点,也放大自己有,别人没有的优点。

    很难用好或坏来简单评价这种市场现状。但是,从整体上来看,简单的、低级别的”信息差”所带来的优势是短暂,甚至可能是阻碍创新的。更加直接的”创新”比拼,才能让整个行业,更加健康。但,如果忽略这种”信息差”所带来的问题,则可能会陷入困境。

    但,当刻意去关注这种”信息屏蔽”(信息差)现象之后,可能发现,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,这一现象在工作中可能是较为普遍存在的。通过信息差去进行博弈,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,但是,很多时候,对于一个整体来说,是一个非常低效的运作模式。必须要需要注意到,在我生活、工作的多数环境下,尤其是早年的工作环境中,此类基于”信息屏蔽”(信息差)的博弈是比较少的。整体都是,非常透明、直接的沟通,效率非常高。

    最后,要说的是”情绪”。情绪在决策中,在某些场景下,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。对于,理科生来说,这通常是非常容易忽略的。宏观上,决策都会基于我们的信息与认知,然后分析利弊,最后进行决策。也就说,我们会认为行为都是由理性指导的。而在实际中,情绪也会决策中的重要部分。在最后通牒的实验中,一般如果分配方案低于30%,那么响应者很可能会选择拒绝(“When carried out between members of a shared social group (e.g., a village, a tribe, a nation, humanity)[5] people offer “fair” (i.e., 50:50) splits, and offers of less than 30% are often rejected.”)。如果总是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是无法解释这一行文的。一种简化的理解就是,情绪在决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。

    参考:

  • 姜萍事件随笔

    ·

    6月30日

    姜萍事件还没有最终的结论,甚至是否参加决赛也没有消息,也许,大概,不会有最终的结论吧。

    这时候发表想法,无论支持反对,都是容易翻车的,按理,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。不过,也正是没有结论的时候,去讨论这件事情才很有意思。如果一切尘埃落地,所有的可能性都坍塌,大家的观点也将归于某种一致,就实在太没有意思了。

    每个人都对“爽文”充满了期待,从我给《后翼弃兵》打出五星好评的时候,我就知道,我的大脑某些部分也是被“爽文”支配的,再想想自己竟然觉得“庆余年”还不错,哎,算了放弃治疗吧。对姜萍似的成功,谁不渴望呢:自己深藏某天赋,不为世界所发现,甚至被冷落,最终,一次无意间举手投足,被世间最大的伯乐发现,一战成名。是啊,谁不渴望!

    可偏偏,天分、勤奋,在现实世界中,我们都缺少,我们却深深的不想面对,如果有一丝这样的希望,我们会好过许多。

    个人做一个不负责的臆测:这次事件大抵是这样,阿里宣传团队在思考今年“阿里数学竞赛”该宣传什么的时候,正在发愁,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,一个美丽的中专女生取得12名吊打各高校高材生,于是,宣传团队就联系当事人,并协调拍摄团队去学校拍摄。宣传团队当然没有高等数学背景,于是和姜萍的老师(王)合计一上午,经过一番争论,最终确定了拍摄脚本。然后,视频发回本部,本部大佬几经“拔高”,最终发布了大家看到首版视频。

    而后,宣传团队多处投稿,发现效果不错,最终发现官方对此非常感兴趣,于是再投央媒,再之后的传播大概是引爆后的链式反应,再引发各种质疑,质疑之深之细,大概是未预料到,当然也是难以预料的。

    和很多事情一样,最终,这大概不会有什么真相或大结局,最终大家各自选择自己相信的部分去相信。

    不是真相难以获得,而是具备获得真相能力的一方,可以选择性的公布信息。

    这个事件,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情况,专业人士更多倾向于否定与质疑,大众更多倾向于相信。大众倾向于相信,是极其合理的,有阿里背书、有央媒背书,自然默认应该相信。专业人士倾向于否定与质疑,也是合理的。因为各种在专业体系内,看起来的低级的错误频出,自然值得质疑。此时,央媒与专业发生了某种对立,央媒拥有极大的影响力,专业人士,有着某个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,这时候,你选择相信谁?

    再论动机。小时候,学语文,老师总是喜欢让我们总结“中心思想”,大家可以各自凭借语文能力,去看看央媒,看看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?达摩院的中心思想是什么? 如果你对这些结构的运作机制有所了解,则可以从运作机制角度去做一些思考。

    目前为止,几类观点都很强:

    1. 质疑姜萍,要求姜萍自证清白,就是某种歧视,歧视中专生,就像要求剖腹证明没有吃粉一样

    2. 这么低级错误,面前,如果不是有问题,那么,那么这么多年的知识与推理算是白瞎了。目前,公开质疑,级别最高最为权威的的应该是袁意新。

    3. 也有一些看似偏,但也并不偏的讨论,包括,应不应该质疑,应该如何质疑,质疑到何种程度

    这些质疑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。质疑姜萍的人更倾向于理性讨论,表现上也略微克制一些,例如,袁意新在分析了众多质疑之后,依旧表示姜萍依旧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是一个天才,他依旧保留了了这个说法。即便是很早公开质疑的赵斌,也就使用了99.99%,也留了“万一”的相信。

    粉丝派,则更强调情绪与感受“为什么大家容不下一个天才”,一再强调,质疑姜萍就是某种歧视。质疑姜萍确实是存在某种歧视的,但是,这种歧视是一种很本能的“求真”的出发点,我没法判断这种歧视是否应该被谴责或者被禁止,正如袁意新所说,数学需要静下来心来做,而不应该浮躁。

    更新,今日,涟水县公开(参考)回复了关于姜萍成绩真伪的质疑、以及姜萍参赛使用电脑情况的质疑。从这个回复来看,有一种可能,在某些层面这个事情已经非常清晰了,已经有结论了,只是说后续如何处理,还没有明确的方案。

    更新@2024-11-03

    根据达摩院官网的公告: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有关情况说明。确认姜萍初赛成绩为造假!

  • 杨梅树

    ·

    酸甜的杨梅,我是很喜欢吃的。这些年来到浙江后,注意到这里的杨梅比其他地方更多一写。这也算是中国,或者说江南的一大特色吧,北方人大概是吃得少的。不过因为有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,杨梅在中国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。

    根据Wikipeida的信息(参考),杨梅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方地区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朝鲜/韩国等地。在中国,又属浙江特别多,浙江又以仙居杨梅最为有名。

    杨梅酸中带甜,非常好吃。但是,杨梅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。从树上采摘下来,最佳的食用时间也就是1~3天,再长时间由于水分的流逝,味道就没那么鲜美了。再者,因为杨梅表面非常松软,而如果运输过程稍有颠簸挤压,则非常容易压坏,影响口感,也容易变质。

    所以,实际的情况就是,杨梅的上市几乎只有一个月时间,也就是说,每年只有一个月时间,也只在中国的东南方的一些城市能够吃到最好的杨梅。

    鲁彦曾经下过一篇散文《故乡的杨梅》,是啊,对于浙江人,身在外地,对于杨梅的怀念,大概就是故乡味道的怀念吧。

    前年底,妈妈离开了我们。当时,有几天闲在家里,我就和爸爸说,来年开春,我打算在后院种一颗杨梅树。去年,我们移植了一颗小的杨梅树,大概是因为种植的时候耽搁了几天。杨梅树没能够活下来。今年,我们又移植了一颗,这次的树更大一些,种植的时候我们也更小心,也了解了很多种植的知识,希望这颗杨梅树能够活下来,过几年能够吃上自己种的杨梅树。

    对于自己,对于孩子们,也希望让故乡,多一份味道。

    2022年,团队outing,在仙居的山上摘杨梅
    后院新种的杨梅树@共青城

  •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.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:

  • 对ChatGPT/AIGC的零散思考

    ·

    疫情来到之初,因为对于病毒和传播了解较少,难以感受到疫情在过去的三年如此巨大的改变了大家的生活。而这次ChatGPT变革则是处在自己所在的互联网/基础科技领域,已经感受到了ChatGPT将较为深刻的改变很多内容。

    (more…)
  • 延迟决策与理性

    ·

    最后,在研究了一个月的索尼A7C之后,还是决定购入EOS R8。

    我们无法保障我们总是能够做一个完美、正确的决定。只能依靠当前所处的环境、所能够获得的信息,再加上自己过去的经验(甚至于自己的价值观)进行决策。

    不过,今天想说的是,人类的决策并不是理性的,而延迟决策,大多数时候都能够让决策更加偏向于理性。

    直观上,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,因为延迟决策会大大降低“各种”冲动的影响,而且“延迟”的这段时间,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,也可以对其中利弊做更多的分析。

    除了直观外,从比较严谨的学术角度,“最后通牒博弈”(参考:Ultimatum game)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(参考:Emotions, rejections, and cooling off in the ultimatum game)。简单来说,实验中让“响应者”(决定是否接受选择的人)在作出决定前,冷静一段时间,这时,“响应者”会降低作出拒绝的可能性,结论是,糟糕的情绪会提升“响应者”作出拒绝的决定。而,从纯理性的角度,拒绝总是不理性的。

    所以,在生活中,如果有人让你立刻做决定,通常你都需要停下来,让自己冷静一下,再做最终的决策。而商家在此理论基础上,则会反过来,设计更多的“冲动”,让你立刻做决策。例如,“现在就报名,今天就报名,能够享受原来折扣基础上的再打九折,过了今天就没有了”。是不是很耳熟?这就是商家再利用一些策略,让你立刻做出决策,而不是延迟做出决策。当然,“最后通牒博弈”更加重要的结论是,人并不是理性的,并不是“Homo Economicus”(“经济人”,总是在经济上最求最大利益的)。而在现实生活中,过于理性的预测行为则很容易出现无法理解的偏差。

    所以,重要决策时,都考虑做适当延迟,通常会更好。如果,有人让你立刻做出决策,则也要多个心眼,可能有一些“坑”,最为常见的就是各种商家的:“这个月底有活动,过了就没有了,赶紧下单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