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

  • 姜萍事件随笔

    ·

    6月30日

    姜萍事件还没有最终的结论,甚至是否参加决赛也没有消息,也许,大概,不会有最终的结论吧。

    这时候发表想法,无论支持反对,都是容易翻车的,按理,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。不过,也正是没有结论的时候,去讨论这件事情才很有意思。如果一切尘埃落地,所有的可能性都坍塌,大家的观点也将归于某种一致,就实在太没有意思了。

    每个人都对“爽文”充满了期待,从我给《后翼弃兵》打出五星好评的时候,我就知道,我的大脑某些部分也是被“爽文”支配的,再想想自己竟然觉得“庆余年”还不错,哎,算了放弃治疗吧。对姜萍似的成功,谁不渴望呢:自己深藏某天赋,不为世界所发现,甚至被冷落,最终,一次无意间举手投足,被世间最大的伯乐发现,一战成名。是啊,谁不渴望!

    可偏偏,天分、勤奋,在现实世界中,我们都缺少,我们却深深的不想面对,如果有一丝这样的希望,我们会好过许多。

    个人做一个不负责的臆测:这次事件大抵是这样,阿里宣传团队在思考今年“阿里数学竞赛”该宣传什么的时候,正在发愁,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,一个美丽的中专女生取得12名吊打各高校高材生,于是,宣传团队就联系当事人,并协调拍摄团队去学校拍摄。宣传团队当然没有高等数学背景,于是和姜萍的老师(王)合计一上午,经过一番争论,最终确定了拍摄脚本。然后,视频发回本部,本部大佬几经“拔高”,最终发布了大家看到首版视频。

    而后,宣传团队多处投稿,发现效果不错,最终发现官方对此非常感兴趣,于是再投央媒,再之后的传播大概是引爆后的链式反应,再引发各种质疑,质疑之深之细,大概是未预料到,当然也是难以预料的。

    和很多事情一样,最终,这大概不会有什么真相或大结局,最终大家各自选择自己相信的部分去相信。

    不是真相难以获得,而是具备获得真相能力的一方,可以选择性的公布信息。

    这个事件,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情况,专业人士更多倾向于否定与质疑,大众更多倾向于相信。大众倾向于相信,是极其合理的,有阿里背书、有央媒背书,自然默认应该相信。专业人士倾向于否定与质疑,也是合理的。因为各种在专业体系内,看起来的低级的错误频出,自然值得质疑。此时,央媒与专业发生了某种对立,央媒拥有极大的影响力,专业人士,有着某个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,这时候,你选择相信谁?

    再论动机。小时候,学语文,老师总是喜欢让我们总结“中心思想”,大家可以各自凭借语文能力,去看看央媒,看看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?达摩院的中心思想是什么? 如果你对这些结构的运作机制有所了解,则可以从运作机制角度去做一些思考。

    目前为止,几类观点都很强:

    1. 质疑姜萍,要求姜萍自证清白,就是某种歧视,歧视中专生,就像要求剖腹证明没有吃粉一样

    2. 这么低级错误,面前,如果不是有问题,那么,那么这么多年的知识与推理算是白瞎了。目前,公开质疑,级别最高最为权威的的应该是袁意新。

    3. 也有一些看似偏,但也并不偏的讨论,包括,应不应该质疑,应该如何质疑,质疑到何种程度

    这些质疑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。质疑姜萍的人更倾向于理性讨论,表现上也略微克制一些,例如,袁意新在分析了众多质疑之后,依旧表示姜萍依旧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是一个天才,他依旧保留了了这个说法。即便是很早公开质疑的赵斌,也就使用了99.99%,也留了“万一”的相信。

    粉丝派,则更强调情绪与感受“为什么大家容不下一个天才”,一再强调,质疑姜萍就是某种歧视。质疑姜萍确实是存在某种歧视的,但是,这种歧视是一种很本能的“求真”的出发点,我没法判断这种歧视是否应该被谴责或者被禁止,正如袁意新所说,数学需要静下来心来做,而不应该浮躁。

    更新,今日,涟水县公开(参考)回复了关于姜萍成绩真伪的质疑、以及姜萍参赛使用电脑情况的质疑。从这个回复来看,有一种可能,在某些层面这个事情已经非常清晰了,已经有结论了,只是说后续如何处理,还没有明确的方案。

    更新@2024-11-03

    根据达摩院官网的公告: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有关情况说明。确认姜萍初赛成绩为造假!

  •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.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:

  • Protected: Interview

    ·

   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.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:

  • 杨梅树

    ·

    酸甜的杨梅,我是很喜欢吃的。这些年来到浙江后,注意到这里的杨梅比其他地方更多一写。这也算是中国,或者说江南的一大特色吧,北方人大概是吃得少的。不过因为有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,杨梅在中国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。

    根据Wikipeida的信息(参考),杨梅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方地区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朝鲜/韩国等地。在中国,又属浙江特别多,浙江又以仙居杨梅最为有名。

    杨梅酸中带甜,非常好吃。但是,杨梅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。从树上采摘下来,最佳的食用时间也就是1~3天,再长时间由于水分的流逝,味道就没那么鲜美了。再者,因为杨梅表面非常松软,而如果运输过程稍有颠簸挤压,则非常容易压坏,影响口感,也容易变质。

    所以,实际的情况就是,杨梅的上市几乎只有一个月时间,也就是说,每年只有一个月时间,也只在中国的东南方的一些城市能够吃到最好的杨梅。

    鲁彦曾经下过一篇散文《故乡的杨梅》,是啊,对于浙江人,身在外地,对于杨梅的怀念,大概就是故乡味道的怀念吧。

    前年底,妈妈离开了我们。当时,有几天闲在家里,我就和爸爸说,来年开春,我打算在后院种一颗杨梅树。去年,我们移植了一颗小的杨梅树,大概是因为种植的时候耽搁了几天。杨梅树没能够活下来。今年,我们又移植了一颗,这次的树更大一些,种植的时候我们也更小心,也了解了很多种植的知识,希望这颗杨梅树能够活下来,过几年能够吃上自己种的杨梅树。

    对于自己,对于孩子们,也希望让故乡,多一份味道。

    2022年,团队outing,在仙居的山上摘杨梅
    后院新种的杨梅树@共青城

  • Protected: 2024年春节

    ·

   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.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:

  • 2024年的期待

    ·

    今天是元宵节,姑且还算是春节期间吧,做个总结和展望吧,虽然有点晚。

    • 海拉鲁大陆已经被探索的差不多了,考虑新开一个游戏系列,有什么推荐的吗?《艾尔登法环》、《博德之门 3》?
    • 考虑和家人们一起更多的探索中国、或者国外的一些地方
    • 随着大模型的流行,以及文字内容日渐不受关注,老实说,写博客的动力越来越不足了,是不是考虑把博客转换成视频呢?
    • 把云数据库性能测试持续做下去,2024年计划再测三次
    • 希望把体重能够控制在130以内,这个目标非常不容易
    • 拍更多的照片,家人们的,以及看到的风景的
    • 祝愿TH000早日康复,挺喜欢看他的直播
    • 还有几部电视剧/电影,也计划看掉:
      • 三体(Netflix)、
      • 庆余年2(这是一个“爽”剧)、
      • 真探第四季(HBO)
      • 猩球崛起4:新世界 Kingdom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(2024),虽然前面三部,一部比一部差…
      • 变形金刚:初代 Transformers One
    • 和同事们一起把产品做得更好,同时也探索出可持续的、高效的商业模式